文∕李岳軒

安養院看護工犧牲自己的家庭,替台灣人盡孝道。但是,許多看護工難得、甚至從未休假,她們來台多年、卻沒去過任何風景名勝,她們從早到晚與照護對象綁在一起,鮮少有人關心她們的喜怒哀樂,好似被社會遺忘了。

 

終於還是有人關注到她們。台灣導演李靖惠花費十年深入安養院,拍攝五位菲律賓女看護工的故事,製作了紀錄片《麵包情人》(Money and Honey),並受邀至第十六屆韓國釜山國際影展,將菲律賓女移工樂天又堅韌的生命力,透過影像傳達給世人。

 

李靖惠的創作,從外婆多年前住進安養院開始。這個機緣讓她接觸到菲律賓女移工,也漸漸了解她們來台工作的動機:為了孩子的學費、為了蓋新房、為了……。李靖惠同時發現,女移工們具備許多亞洲女性的共通特質:重視家庭與情感,以及逆境求生的毅力。英文片名《Money and Honey》,來自女移工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:「沒有money,就沒有honey!」

 

為增加創作廣度,她數次遠赴菲律賓,將拍攝的影片帶給女移工在故鄉的丈夫、孩子、親戚看,讓他們了解妻子或媽媽在台灣工作的情形,然後再將家人們的祝福錄影下來帶回台灣。女移工看到故鄉的人事物,常常忍不住落淚。李靖惠就像信差一樣,搭起台灣與菲律賓的橋樑,串聯個家庭分隔兩地的思念之情。

 

年來,李靖惠與這位女移工LolitaBabyArleneMarlynOnie,早已超越拍攝者與被拍攝者的關係,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。她們一同經歷人生的思考、掙扎與抉擇,導演本身也成為故事的一部份。李靖惠認為,這部片不只紀錄位主角,也紀錄了她們身邊的所有人:安養院的老人、雇主、同事,以及故鄉的丈夫、孩子與父母,角色彼此互動,交織出笑中帶淚的劇情。

 

拍攝這部跨文化作品,李靖惠認為最大的困難是「語言」,包含菲律賓人的英語、塔加洛語(Tagalog)、方言、以及台灣的國台語等等,片中共出現十種語言,讓工作團隊很頭大,花了好幾個月將四百多小時的影像全部加上字幕,才開始剪接與後製。

 

第二個難題是音樂。台灣的音樂創作者一直做不出她想要的「滄桑」感,直到李靖惠在「流浪之歌音樂節」遇到菲律賓獨立女歌手Nityalila,雙方一拍即合,才為這部片找到理想的配樂。最後是資金短缺,許多官方單位不願補助移工題材,讓她更體會到移工的弱勢。之後雖獲得釜山影展的補助,但這筆微薄的經費連後製都不夠。

 

為了賺取資金,家住南投的她選擇去彰化大葉大學教書,每週再到台北做剪接。經常往返奔波,李靖惠自嘲是個居無定所的「移工」。但就算遭遇再多困難,總是有股「愛」的力量支持她撐下去,除了來自宗教的愛,還有女移工為家庭奉獻的愛。她形容這部作品有一股「愛的魔力」,所有參與製作的人都被片中散發的愛所感動,被吸進去無法自拔。

 

雖然《麵包情人》將在知名的釜山影展放映,但李靖惠並不滿足,除了想在台灣上院線外,她更想去菲律賓巡迴放映,讓更多菲律賓人了解女移工在台灣的故事。

 

本文轉载自「LAKBAY台灣立報菲律賓文版《四方報》第003期」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neyandH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